电极反应 | E ⊖/V |
---|---|
Sc3+ + 3e- ⇌ Sc | -2.077 |
金属离子 | 阴离子 | K⊖sp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Sc3+ | F- | 5.81× 10-24 | |||
OH- | 2.22× 10-31 |
金属离子(含价态) |
配体 |
log K1 |
log K2 |
llog K3 |
log K4 |
log K5 |
log K6 |
|
Br- |
2.08 | 3.08 |
|
|
|
|
Sc3+ |
F- |
|
|
|
|
|
17.3 |
|
OH- |
8.9 |
|
|
|
|
|
1878年 瑞典科学家尼尔森(Lars Frederik Nilson)
命名时间、命名者:1879年 瑞典科学家尼尔森(Lars Frederik Nilson)
命名的意思:纪念发现者的故乡——斯堪的纳维亚半岛(Scandinavian)。
发现简史:1869年,门捷列夫(Mendeleev)注意到钙(40)和钛(48)之间的相对原子质量存在差距,并预测存在未被发现的中间相对原子质量的元素“类硼”(ekaboron)。1878年,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尼尔森(Lars Frederik Nilson)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(Scandinavian)上的黑稀金矿和硅铍钇矿中首次发现了这一元素,他通过处理10kg的黑稀金矿和其他稀土矿物残留物,制备出了约2g高纯度的氧化钪。这一发现后来被瑞典化学克里夫(Per Teodor Cleve)证实与门捷列夫(Mendeleev)预测的ekaboron相同。尼尔森用他的故乡斯堪的纳维亚半岛(Scandinavian)给钪命名为Scandium。1879年,他正式公布了自己的研究结果,同时还提到了钪盐和钪土的很多化学性质。
1937年,费舍尔(Fischer)等人通过在700~800℃下电解钾、锂和氯化钪的共晶熔体生产了钪金属。目前主要通过用钙金属还原氟化钪来生产纯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