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极反应 | E ⊖/V |
---|---|
Rb+ + e- ⇌ Rb | -2.98 |
金属离子 | 阴离子 | K⊖sp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[Co(NO2)6]3- | 1.5×10-15 | ||||
[PtCl6]2- | 6.3×10-8 | ||||
Rb+ | [PtF6]2- | 7.7×10-7 | |||
[SiF6]2- | 5.0×10-7 | ||||
ClO-4 | 3.0×10-3 | ||||
IO-4 | 5.5×10-4 |
1861年 德国化学家本生(Robert Bunsen)和物理学家基尔霍夫(Gustav Kirchhoff)
命名时间、命名者:1861年 德国化学家本生(Robert Bunsen)和物理学家基尔霍夫(Gustav Kirchhoff)
命名的意思:源于拉丁语rubidus(深红色)。
发现简史:德国化学家本生(Robert Bunsen)和物理学家基尔霍夫(Gustav Kirchhoff)相识于波兰,并先后至德国海德堡大学工作。本生一生发明了一系列用于分离、鉴定、测量化学物质的技术。例如,他对普通的化学电池装置进行优化,使之得以制备并分离大量纯金属;再如,发明价廉实用、沿用至今的“本生灯”。本生灯用煤气做燃料,其非发光火焰不会干扰被测物质发出的有色火焰,因此可用于各种金属和盐类的火焰实验。这项有趣的火焰检测工作因发明“分光镜”的基尔霍夫的加入而变得意义重大。基尔霍夫建议通过分光镜来观察不同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,借以区分颜色类似的火焰。
本生和基尔霍夫的合作擦出了明亮的火花,他们发明了一种分析物质成分、检测元素的新方法,即“光谱分析法”。他们将光谱分析法用于化学元素的分析,发现不同元素通过燃烧发出的火焰光通过分光镜,会显现出不同颜色光线的组合,这是元素独特的指纹特征,称为“线光谱”。光谱分析法稳定可靠,且极为灵敏,是用于发现新元素的重要手段。
本生和基尔霍夫研究了各种材料的光谱,1860年发现了铯。1861年,他们在矿泉水中发现了另一种碱金属,将其命名为Rubidium,意为“深红色”,因其线光谱的特征颜色而得名。
他们在锂云母中也发现了铷元素的存在,处理锂云母所得到的氧化铷(Rb2O)仅占锂云母的0.24%。锂云母中所含的钾和铷都容易与氯铂酸形成难溶盐,但这些盐在热水中的溶解度有所不同。由此可通过分步结晶而获得溶解度较小的六氯铂酸铷(Rb2PtCl6)。进一步用氢气还原六氯铂酸铷,便可得到氯化铷(RbCl)。本生和基尔霍夫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铷成功分离得到铷单质,并测得其密度为1.65g·cm-3(现代值:1.53g·cm-3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