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极反应 | E ⊖/V |
---|---|
In+ + e- ⇌ In | -0.14 |
In2+ + e- ⇌ In+ | -0.40 |
In3+ + e- ⇌ In2+ | -0.49 |
In3+ + 2e- ⇌ In+ | -0.443 |
In3+ + 3e- ⇌ In | -0.3382 |
In(OH)3 + 3e- ⇌ In + 3OH- | -0.99 |
[In(OH)4]-+ 3e- ⇌ In + 4OH- | -1.007 |
In2O3 + 3H2O + 6e- ⇌ 2In + 6OH- | -1.034 |
金属离子 | 阴离子 | K⊖sp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[Fe(CN)6]4- | 1.9×10-44 | ||||
In3+ | OH- | 6.3×10-34 | |||
SeO2-3 | 4.0×10-33 | ||||
S2- | 5.7×10-74 |
金属离子 | 配体 | log K1 | log K2 | log K3 | log K4 | log K5 | log K6 | Br- | 1.30 | 1.88 | 2.48 | Cl- | 1.42 | 2.23 | 3.23 | F- | 3.70 | 6.25 | 8.60 | 9.70 | In3+ | OH- | 9.9 | 19.8 | 28.7 | I- | 1.00 | 2.26 | SO2-4 | 1.78 | 1.88 | 2.36 | SCN- | 2.58 | 3.00 | 4.63 |
---|
1863年 德国矿物学家赖希(Ferdinand Reich)和里希特(Hieronymous Richter)
命名时间、命名者:1863年 德国矿物学家赖希(Ferdinand Reich)和里希特(Hieronymous Richter)
命名的意思:源于拉丁语indicum(紫罗兰)。
发现简史:铟最早是由德国矿物学家赖希(Ferdinand Reich)和里希特(Hieronymous Richter)于1863年在德国弗赖贝格矿业学院的实验中发现的。
赖希一开始测试的是某些地区的矿石,他将矿物黄铁矿、毒砂、方铅矿和闪锌矿(ZnS)溶解在盐酸中,从中得到黄色沉淀。他知道该地区的矿石有时含有钍元素,就误认为这种黄色沉淀是钍的硫化物,因此试图在光谱中搜寻钍发射的绿色光谱线。可惜的是,色盲的赖希自己无法分辨光谱线,于是他雇用里希特(Hieronymous Richter)作为助手来检测彩色光谱线。出乎意料的是,他们找到了一条明亮的紫罗兰色线。由于该光谱线与任何已知元素均不匹配,因此他们认为这是由矿物中存在的一种新元素发出的。他们将新元素命名为Indium,取自其光谱颜色,拉丁语indicum表示紫罗兰。
之后他们继续合作提取分离出了少量的这种金属单质。不过里希特在186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声称自己是新元素的唯一发现者,赖希听说此事之后,二人就决裂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