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素的基本信息
元素符号:Pr
原子序数:59
中文名称及拼音:
英文名称:Praseodymium
相对原子质量:140.91
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:[Xe]4f36s2
重要的同位素及其天然丰度:141Pr 100%
常见的同素异形体:
地壳中的含量(mg·kg-1):9.2
海洋中的含量(mg·L-1):6.4×10–7
是否生命必需元素:
人体中的含量(g,按照体重70kg计):
人体中含量占体重百分数(%):
常见氧化态:0,+3,+4
元素电负性:1.13
原子半径(pm):182.4
离子半径(pm):99(Pr3+,CN=6),112.6(Pr3+,CN=8),
85(Pr4+,CN=6),96(Pr4+,CN=8)
元素第一电离能(kJ·mol-1):528.06
元素第一电子亲和能(kJ·mol-1):92.819
单质的基本物理量
化学式:Pr
熔点(°C):931
沸点(°C):3520
密度(g·cm-3):6.77
比热容298.15K(mol-1·K-1):21.4
熔化热(kJ·mol-1):6.89
汽化热(kJ·mol-1):
原子化焓(kJ·mol-1):356.9±2.1
单质的热力学数据
化学式:Pr
标准摩尔生成焓(kJ·mol-1):
0(s),355.6(g)
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(kJ·mol-1):
—(s),320.9(g)
标准摩尔熵(J·mol-1·K-1):
73.2(s),189.8(g)

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
常见的存在形式:独居石、氟碳铈矿。
常见存在形式的化学式:(Ce, La, Y, Th, Nb‧‧‧)[PO4],(Ce, La, Nd‧‧‧)[CO3]F
主要存在地:中国白云鄂博是独居石的重要产地,氟碳铈矿大多分布于中国内蒙古和美国蒙廷帕斯。独居石重要的海滨砂矿床是在澳大利亚、巴西以及印度等的沿海。此外,斯里兰卡、马达加斯加、南非、马来西亚、中国(主要是东北地区)、泰国、韩国、朝鲜等地都含有独居石的重砂矿床。
其他
电极反应与标准电极电势:
电极反应 E/V
Pr4+ + e- ⇌ Pr3+
3.2
Pr2+ + 2e- ⇌ Pr
-2.0
Pr3+ + 3e- ⇌ Pr
-2.353
Pr3+ + e- ⇌ Pr2+
-3.1

某些化合物沉淀Ksp:
金属离子 阴离子 Ksp


Pr3+
OH-
3.39 × 10-24



某些配位化合物K:
金属离子 配体 log K1 log K2 log K3 log K4 log K5 log K6
La3+
OH-
4.30





SO2-4
3.62





元素发现简史
发现时间、发现者:

1885年 奥地利化学家卡尔·奥尔·冯·威尔斯巴赫(Carl Auer von Welsbach)

命名时间、命名者:

1885年 奥地利化学家卡尔·奥尔·冯·威尔斯巴赫(Carl Auer von Welsbach)

命名的意思:

源于希腊语prasios(绿色)。

发现简史:

1841年,瑞典化学家卡尔·古斯塔夫·莫桑德(Carl Gustav Mosander)宣布从铈镧中获得了didymium,此后四十多年一直被认为是单独的元素。1882年,布拉格的布劳恩(Brauner)对didymium进行研究,发现它的性质会根据所来自的矿物质而发生变化,并通过原子光谱证明didymium实际上是镧系元素的混合物。

奥地利化学家卡尔·奥尔·冯·威尔斯巴赫(Carl Auer von Welsbach)于1885年6月成功地将didymium分成钕和镨两种氧化物。他将其中一种新元素命名为Praseodidymium,由praseo(绿色)和didymium组成,因为它的盐是绿色的。这个元素名称后简化为Praseodymium,符号Pr。纯镨金属于1931年首次生产。

参考文献
[1] [2019-07-03]. http://www.rsc.org/periodic-table/history.
[2] [2019-07-03]. http://education.jlab.org/itselemental.
[3] [2019-07-03]. https://www.webelements.com/hydrogen/history.html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