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素的基本信息
元素符号:C
原子序数:6
中文名称及拼音:碳 tàn
英文名称:Carbon
相对原子质量:12.011[12.009, 12.012]
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:[He]2s22p2
重要的同位素及其天然丰度:12C 98.93(8)%,13C 1.07(8)%
常见的同素异形体:α-石墨,β-石墨,金刚石,无序碳,六方碳,富勒烯,碳纳米管等
地壳中的含量(mg·kg-1):2.00×102
海洋中的含量(mg·L-1):2.8×101
是否生命必需元素:
人体中的含量(g,按照体重70kg计):1.6×104
人体中含量占体重百分数(%):23
常见氧化态:-1,-2,-3,-4,0,+1,+2,+3,+4
元素电负性:2.55
原子半径(pm):77.2(单键),66.7(双键),60.3(三键)
离子半径(pm):260(C4-,CN=4),15(C4+,CN=4),
16(C4+,CN=6)
元素第一电离能(kJ·mol-1):1086.5
元素第一电子亲和能(kJ·mol-1):121.78
单质的基本物理量
化学式:C
熔点(°C):3652(石墨),3550(金刚石)
沸点(°C):4827(石墨),4827(金刚石)
密度(g·cm-3):2.2(石墨),3.513(金刚石)
比热容298.15K(mol-1·K-1):
8.5(石墨),6.1(金刚石)
熔化热(kJ·mol-1):117.4(石墨)
汽化热(kJ·mol-1):355.8
原子化焓(kJ·mol-1):716.87±0.06
单质的热力学数据
化学式:C
标准摩尔生成焓(kJ·mol-1):
0(石墨),1.9(金刚石)
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(kJ·mol-1):
0(石墨),2.9(金刚石)
标准摩尔熵(J·mol-1·K-1):
5.7(石墨),2.4(金刚石)

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
常见的存在形式:无定形碳、钻石、煤炭、石墨、二氧化碳、甲烷、碳酸盐等。
常见存在形式的化学式:C,CO2,CH4,CO2-3,HCO-3等碳酸盐
主要存在地:碳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、地壳和生物之中,它在太阳、恒星、彗星和大多数行星的大气层中也大量存在,在一些陨石中发现了以微小钻石形式存在的碳。天然石墨在北美和欧洲尤其突出。南非是宝石级金刚石的最大生产国,其产量超过了扎伊尔和俄罗斯的总和。
其他
电极反应与标准电极电势:
电极反应 E/V
CO2 + 2H+ + 2e- ⇌ HCOOH
-0.199
CO2 + 2H+ + 2e- ⇌ CO + H2O
-0.12
CH3COOH + 2H+ + 2e- ⇌ CH3CHO + H2O
-0.12
HCHO + 2H+ + 2e- ⇌ CH3OH
0.19
CH3OH + 2H+ + 2e- ⇌ CH4 + H2O
0.59

元素发现简史
发现时间、发现者:

史前

命名时间、命名者:

不详

命名的意思:

源于拉丁语中煤和木炭的名称carbo,也源于法语charbon(木炭)。

发现简史:

碳在史前就已被发现,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元素之一。人类在学会怎样引火以后,碳就成为人类永久的“伙伴”了。炭黑和煤是人类最早使用碳的形式,中国人早在公元前2500年就发现了钻石。

1722年,法国科学家列奥米尔(René Antoine Ferchault de Réaumur)证明铁通过吸收一些物质能变成钢,这种物质就是现在熟知的碳。1772年,法国科学家拉瓦锡(Antoine Lavoisier)证明钻石是碳的一种存在形式,当他将一些钻石和煤的样品燃烧时,发现它们都不生成水,并且相同质量的钻石和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是相等的。此前人们一度认为石墨是铅的一种形态,而瑞典化学家舍勒(Carl Wilhelm Scheele)在1779年发现了它和木炭相同,因混有少量铁,经硝酸氧化之后会释放一种“空气中的酸(aerial acid)”,即二氧化碳。1786年,法国化学家克劳德·贝托莱(Claude Louis Berthollet)、加斯帕·蒙日(Gaspard Monge)和沙尔·奥古斯丁·范德蒙(C.A.Vandermonde)用拉瓦锡处理钻石的方法将石墨氧化,证明了石墨几乎全部由碳组成。1789年,拉瓦锡在他的教科书中将碳列在元素表中。

钻石的原身金刚石是碳的同素异形体,用途广泛且价格昂贵,素有“硬度之王”和“宝石之王”的美称。20世纪40年代,美国GE公司发明了金刚石制备技术。1954年,霍尔(H.T.Hall)以石墨为原料,在高温高压下成功制造出人造金刚石,为工业上大量应用金刚石颗粒开辟了道路。

1985年,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碳单质——富勒烯,其中包括巴基球、碳纳米管等。发现者罗伯特·柯尔、哈罗德·克罗托和理查德·斯莫利因此获得了199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。

参考文献
[1] [2019-08-23]. http://www.rsc.org/periodic-table/element/6/carbon#history.
[2] [2019-08-23]. 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%E7%A2%B3/457137.
[3] [2019-08-23].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7%A2%B3?wprov=sfla1.
[4] 周祥,汪建华,熊礼威,李伟.单晶金刚石制备研究进展[J].硬质合金,2012,29(03):182-189.
[5] [2019-09-07] https://baike.so.com/doc/10043285-10542778.html.